7 月 15 日晚,2025 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小组赛第二轮在深圳上演焦点战,中国女篮以 91-69 大胜韩国队,取得小组赛两连胜。此役,18 岁内线新星张子宇替补登场 18 分钟,以 8 投 8 中、罚球 2 中 2 的百分百命中率砍下 18 分 4 篮板,与韩旭并列队内得分王,成为球队获胜的关键功臣。
上半场比赛,中国队进攻端略显挣扎,仅以 36-29 领先 7 分。韩国队凭借外线三分和快速反击紧咬比分,核心朴智秀甚至在对抗中撞伤肩膀仍坚持作战。然而第三节风云突变,主帅宫鲁鸣果断变阵,派出韩旭与张子宇的 "双塔" 组合,两人联手在内线掀起得分狂潮。张子宇连续在三名防守球员包夹下轻松得分,韩国队主帅赛后坦言:"她的高度和手感让我们无解,尝试了包夹、绕前,但她总能找到得分方式"。单节比赛,中国队轰出 30-20 的高潮,将分差拉开至 17 分,彻底奠定胜局。
全场比赛,双塔组合联手贡献 36 分 16 篮板,韩旭拿下 18 分 12 篮板的两双数据,张子宇则以 100% 命中率成为最大亮点。两人在内线的绝对优势,让身高 1.98 米的韩国中锋朴智秀相形见绌,韩国队全场仅通过快攻得到 5 分,篮板球更是以 29-48 处于绝对劣势。
这位身高 2 米 27 的 "小巨人",用一场近乎完美的表现回应了所有质疑。从 U16 亚青赛的场均 22.4 分 15 篮板,到成年队首秀的百分百命中率,张子宇的成长轨迹令人惊叹。教练组为其量身定制训练计划:减重 20 斤提升横移速度、开发中距离投篮弥补灵活性不足、开展心理辅导学习姚明抗压经验。与韩国一战,她不仅在进攻端予取予求,防守端更多次抢下后场篮板,成功限制了韩国队的 "小快灵" 战术。
场下的张子宇同样令人动容。小学时因体型被嘲笑 "怪物",一度拒绝上学;青年队时期因移动速度慢被质疑 "只能虐菜",但她始终没有放弃。如今她自信表示:"身高是恩赐,不是枷锁",而这场胜利,正是她破茧成蝶的最好证明。
这场胜利不仅是比分的碾压,更是战术创新的成功。宫鲁鸣赛后表示,"双塔" 阵容是球队未来的 "大杀器",本场比赛在进攻端展现了巨大威力,但防守轮转仍存在漏洞需要改进。韩旭也提到,两人的配合仅发挥了三成威力,未来需要更多实战磨合。
事实上,双塔战术的价值远超数据。当张子宇在篮下吸引包夹时,外线的杨力维、王思雨获得了更多突破空间,杨力维本场贡献 11 分 8 助攻,王思雨也有 9 分 8 助攻入账。这种内外联动的战术九游app体系,让中国队在面对任何对手时都拥有更多战术选择。
作为亚洲杯历史上并列夺冠次数最多的两支球队(各 12 次),中韩女篮的对抗从未缺少故事。自 2015 年以来,中国队已在亚洲杯取得对韩国的六连胜,2022 年世界杯更以 63 分创纪录分差大胜。本场比赛,中国队再次用实力证明了亚洲篮坛的统治力。
韩国队主帅朴秀浩赛后坦言:"中国球员的身高优势让我们难以应对,篮板球差距是失利的关键"。而中国队则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——7 月 16 日晚,她们将迎战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新西兰队,力争以小组头名晋级四强。
结语:
这场胜利不仅是一场普通的小组赛,更是中国女篮新老交替的里程碑。当邵婷、孙梦然等老将逐渐淡出,韩旭与张子宇的 "双塔" 组合正扛起球队大旗。正如宫鲁鸣所言:"通过实战不断提升她们的默契程度,这是未来阵容结构的关键"。而张子宇的百分百命中率,或许只是她传奇职业生涯的序章。这个夏天,属于中国女篮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